投诉建议

投诉建议

类型:

内容: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提交

“三个三分之一”守护长江生态岸线 靖江一江碧水引来鱼跃鸟飞

发布时间: 2023-01-03
浏览量: 720

“快看,长江江豚!”前不久,江苏省靖江市牧城公园长江段水域,长江江豚调查团一名成员兴奋地指向船只左前方喊道,调查团成员纷纷掏出手机拍下江豚戏水的珍贵画面。

近年来,靖江市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调查观测研究、生态保护修复与环境整治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成效逐渐显现。

优化生态空间,夯实保护基础

靖江,流淌着近4000条河流,拥有52.4公里长江岸线,是江苏省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县级市。

“靖江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结合靖江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加大对区域内生物种质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建立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也是目前泰州地区唯一的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泰州市靖江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顾爱东介绍,针对香沙芋等靖江优良地方品种,建立了靖江香沙芋种质资源保护区,着力打造“清爽靖江、美丽家园”。

据介绍,靖江在2016年率先提出“三个三分之一”的沿江生态保护理念,组织编制了《长江生态岸线保护规划》,明确1/3绿色发展,以资源优化倒逼绿色转型;1/3开发性保护,尊重生态系统,绵延沿江景观;1/3永不开发,保持生态原貌。2019年编制的《靖江长江岸线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勾勒出长江生态保育带、滨水廊道、生态红线区等绿色长江生态画卷。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进一步深化,靖江守护“健康长江”的顶层设计也不断升级。“2021年7月召开的靖江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靖江将深入实施生态宜居战略,打造最美滨江都市,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努力建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长江大保护样板区。”顾爱东说。

此外,为守护一江碧水,构筑护堤护岸屏障,靖江扎实推进长江岸线造林绿化工作,充分挖掘造林潜力,因地制宜配置树种,增加森林覆盖率,扩大生态容量。高标准推进滨江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力争呈现长江“芦苇丛生、江滩飞鸟”的生态风貌。完善自然生态空间管护制度,推动沿江建设用地持续减量化。坚持生态保护红线以内自然生态空间严禁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以外自然生态空间限定使用,全方位开展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

“为守护好生态基底,靖江大手笔启动‘绿化美化五年行动’,2020年完成造林2.69万亩。”顾爱东介绍。

保持原生态风貌,加强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

马洲岛,亦名江心洲,地处长江中下游靖江段长江中心,四面环水,远离陆地,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较高,区域内有未开发的湿地面积29.32平方公里。

马洲岛周边水域建有长江靖江段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国际候鸟重要通道“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驿站,是“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不可替代的自然栖息地之一,也是刀鲚、中华鲟、白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的重要洄游通道和索饵场,具有国际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长期以来,靖江禁止在马洲岛进行任何形式开发,保持滩涂、芦苇荡等原生态风貌,湿地生态系统环境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顾爱东告诉记者。

“2021年,靖江将保护好长江生物多样性作为重要支点,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并在马洲岛建设长江下游首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构建起了涵盖靖江百里江岸、‘天地空’一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观测体系。”泰州市靖江生态环境局生态科科长陈伟说,这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以及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关键支撑。

“调查过程中,科研团队在岛上利用人工观测、布设红外相机和高清视频监控等方式,持续开展了6次鸟类生物多样性调查,两次兽类、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和3次陆生高等植物多样性调查。”陈伟介绍。

经调查和观测,“目前在马洲岛发现陆生维管植物243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水杉(栽培)和银杏(栽培),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野大豆和榧树(栽培)。共记录鸟类20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为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黄胸鹀和白头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包括震旦鸦雀、鹗、红隼、游隼、凤头鹰等;共记录兽类7种,其中江苏省重点保护物种2种;记录两栖和爬行动物11种,其中江苏省重点保护物种5种。”

以“绿”为笔,绘就一山灵秀、九港水美、百里岸绿

近年来,靖江市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通过长江禁渔、沿江码头治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加快打造“一山灵秀、九港水美、百里岸绿”的生态格局,推动长江经济带泰州靖江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在前列。

以“绿”为笔,持续整治沿江码头、区域环境,累计退渔还湿400亩,腾退生产岸线7.1公里,涵养出近4000亩的沿江绿色空间。目前,靖江湿地保护率达60%,位居江苏省前列。

“2019年开始实施新桥滨江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总面积2597亩,以长江堤岸为界,堤外以生态修复为主,堤内以河道驳岸与绿化整治、农田整治提升、村居环境整治为主,包括上九圩港整治、上九圩港以东湿地修复、‘退渔还湿’湿地重建、堤内土地整治、合兴港整治、青龙港西侧废弃码头湿地重建、高压塔周边土地整治、村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堤顶道路维修、江堤工程及沿江公路北侧绿化工程等。整个项目涉及岸线2.7公里,目前已经全部完成。”顾爱东介绍,生态修复3年来,新桥滨江湿地恢复了原始风貌,实现了水清岸绿,造林200多亩。

如今,在长江大保护的进程中,靖江市着手推进沿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累计新增造林4015亩、绿地面积3.6万平方米,临港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形成、绿色发展保障机制更趋完善、沿江区域生态环境有效提升,“一山灵秀、九港水美、百里岸绿”的“健康长江”靖江段样板正形态初现。

随着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禁渔政策的深入推进,长江水域环境越来越好,江豚频现长江靖江段,成就独特的“江中一景”。

每到傍晚时分,在靖江市新桥镇新合村,不少摄影爱好者来到渔忆长江湿地生态公园,架起相机,捕捉大江晚霞、百鸟归巢的美景。

“3年前,渔忆长江湿地生态公园所在地还是杂乱不堪的码头、工厂和鱼塘。现在,码头、工厂已全部拆除,鱼塘退养,重现滩绿水清、绿树成林的景象。”环境优美的渔忆湿地生态公园吸引着众多珍稀生物栖息,也引来大量游客前往参观游玩,成为靖江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分类名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