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建议

投诉建议

类型:

内容: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提交

尹荣尧带队赴常州、无锡开展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 2025-02-06
浏览量: 343

1月2日至3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荣尧带队,与中央驻苏新闻单位和省直新闻单位部分记者一行,赴常州金坛、武进,无锡宜兴就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交流调研。

长荡湖和滆湖作为太湖上游重要的调蓄性过水湖泊,是新一轮太湖治理聚焦的重点区域。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太湖综合治理长荡湖展示馆、长荡湖生态湿地和滆湖近岸带水生态修复项目塔下片区,听取常州市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开展情况汇报,并实地察看两湖水质,了解长荡湖生态综合治理情况与滆湖水生态修复情况。

s_bb0b814b3a1b4d9291d419a53192a926.png

“芦苇荡收割后如何有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如何?”调研组一路边走边看边问。当得知长荡湖心考核断面总磷浓度较2020年改善45.3%,长荡湖水质由V类升至Ⅳ类时,尹荣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鼓励大家再接再厉,抢抓冬春“窗口期”,强化“夏病冬治”,有条不紊推进生态清淤、控源截污、湿地保护等各项工作,持续发力为“浅湖深治、大湖永治”积累经验,扎实推动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s_d470b2c842b44945a06fd41985842807.png

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治本之策。在金坛区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现场,调研组一行仔细查看管网检测修复、测绘服务等流程,并详细询问金坛城乡污水管网溯源排查工作情况。污水管网作为城市的“地下动脉”,承载着维护城市有效运转的重要功能。尹荣尧强调,要进一步优化落实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统一推进、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监管”机制,着力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切实强化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和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从源头上降低入湖污染负荷。

s_d38521451d334652b64c2446b5889ae8.png

位于宜兴的灵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最大氮肥企业,也是长三角地区率先使用污水“零排放”技术的化肥制造企业之一。调研组一行走进企业厂区,一排排处理污水的设备和构筑物跃然眼前。2019年以来,公司投资近2亿元用于污水处理提标改造,采用“预处理+膜浓缩+膜分盐+蒸发结晶”工艺技术,将废水进行固液分离,让生产和生活废水实现“再生”。项目入选2023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尹荣尧对此表示肯定,他叮嘱企业要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和安全生产意识,在发展绿色生产力上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太湖流域保护区内氮肥企业废水排放提供更多解决思路。

s_b26aaf186092463db441fc288ddabda2.png

宜兴“三氿”(西氿、团氿、东氿)位于太湖上游,其水质直接影响入湖水质。眼下,围绕东氿、团氿的约2000亩“水下森林”一期项目已建成——建立屏障系统、促进水质净化,打造“入湖生态过渡带”。二期项目主要围绕西氿湿地建设开展,利用退养的3300亩鱼塘,打造集“水生态环境、水生态涵养、水生态教育”为一体的耦合型生态湿地。调研组一行来到西氿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现场,实地查看水生态系统恢复情况。从杂草丛生的废弃鱼塘到如今的挺水植物郁郁葱葱、野鸭成群欢快嬉戏,生态“包袱”正逐步变身生态“滤芯”和绿色财富。尹荣尧指出要以支流支浜治理“小切口”,守护太湖万顷碧波,造福沿湖千家万户。要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强化区域“一盘棋”思想,积极探索太湖流域跨区域科学共治新模式,凝聚新时代太湖流域治水护水的强大合力,以“党建红”守护“太湖美”。

s_15f62ac98e0042f9a7701be3c9a8d254.png

省生态环境厅太湖水污染防治处、机关党委,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分类名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