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建议
企业登录
“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出价值,常州唱响“太湖美”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2024年,太湖重回“良好”湖泊水平,湖体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Ⅲ类。在这不平凡的历史性突破中,地处太湖上游的常州坚决扛起上游担当,交出了太湖治理新答卷——
2024年,太湖常州水域水质达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全湖水质达到Ⅲ类;太湖常州水域总磷同比改善24%,位列环湖城市第一;长荡湖水质持续达到Ⅳ类,滆湖常州水域水质首次达到Ⅳ类。
一曲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的“太湖美”,唱响了美丽常州建设的新乐章。美丽常州,美在逐“绿”而行、向“新”而兴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
上游治理的担当
2023年,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常州市启动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全市上下将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全面推进太湖治理“1+8”治理体系。
仅2024年,常州就排定242个治太项目,年度投资130亿元以上,4431家涉磷企业完成规范化整治;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9.5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提升至85%以上,完成18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新增工业污水处理能力1万吨/日,实现工业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竺山湖、滆湖分别累计完成生态清淤300万立方米、630万立方米,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滆湖完成3.22平方公里圩区清退,长荡湖保护区养殖池塘清退2.4万亩。这些治太项目的硬核支撑,让常州将新时代“太湖美”唱得更加响亮、更有底气。
如果将太湖视作心脏,那么,入湖河道就是其“动脉血管”,支流支浜则如密布的“毛细血管”,它们的清浊直接关系到太湖水质的好坏。
2024年以来,常州全面开展河流水质专项提升行动,为太湖治理凝聚合力。全市共划定污水排放控制区739个,划定面积约1772平方千米,形成全市污水排放控制区“一张图”。在此基础上,将新一轮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与污水排放控制区溯源整治有机结合,排定整治项目125个,当年所有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7.57亿元。同时,对全市2300余条一、二级支流支浜开展全覆盖监测。到2024年底,全市骨干河流的1200余条一级支浜,水质优于Ⅲ类的比例达61.5%,劣Ⅴ类比例同比下降7.9%,流向太湖的大小“血管”更通畅、更洁净。
绿水青山的颜值
太湖碧水回归的背后,是常州多年来久久为功、铁腕治污的生态定力。在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中,常州坚持湖岸同治、流域共治,持续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推动新一轮治太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还持续提升了全市环境质量,使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四季繁花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常态。
2013年以来的10年间,全市PM2.5浓度下降到每立方米34微克,降幅高达52.8%。进入2024年,空气质量改善的步伐更进一步——《常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正式出台,这是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
2024年,全市PM2.5浓度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低,优良天数比率达到近三年最优水平,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连续三年持续提升的城市。同时,全市河流断面水质全面达到Ⅲ类,1200余条骨干河流一级支浜的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27.5%、15.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无废城市”国家试点评估成绩均居全省前列。
持续推进10周年的生态绿城建设,已累计实现扩绿13.45万亩、连网1329公里,营造了“处处皆绿,人人可享”的幸福宜居绿色生活。通过生态绿城建设,常州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一江一河四湖五山”生态格局逐步建立,美丽常州生态底色更加亮丽。
金山银山的价值
一曲新时代的太湖美,还蕴藏着流金淌银的发展红利。常州将太湖治理真正融入全市绿色发展大局,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居民收入变“高”,进而实现“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出价值。
在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后,常州“工业升、污染降”的数据对比,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在工业规模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翻番的同时,单位GDP能耗强度却下降了24.3%。由此,绿色低碳的万亿之城、只此青绿的万亿之城、新意盎然的万亿之城成为美丽常州的新标志。
锻造新质生产力,抓住绿色发展“牛鼻子”;建设新能源之都,打造绿色发展“全链条”;攻坚“危污乱散低”,攻克绿色发展“痛点难点”,美丽常州,走出了一条独具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4年1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面典型案例,“焕新传统产业 推进绿色转型——常州市以督察整改为契机推动传统特色行业综合治理”成功入选。在对涂料、电镀等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传统行业实施整治时,常州大力引导企业转型发展、集聚发展,帮企业找到出迈向强路。2024年,常州坚持“1457”综合治理体系,继续大力度推进“危污乱散低”治理,累计整治企业3273家,建成“绿岛”项目4个,腾退、盘活低效用地2.5万亩,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2104吨,传统特色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经验做法被列入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共建试点。
2024年5月,常州成功举办“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活动中,十大新能源应用场景全面赋能生产生活,正全面提升新能源之都感受度,让新能源引领低碳生活新风尚。
当前,全市各地正在“两山”理念引领下涌现出一批“逐绿前行、以绿生金”的生动实践,合力实现了常州“生态颜值”与发展价值的互融共促。
荷兰-江苏废弃物处置利用技术交流与产业对接会在宁举办
4月24日,荷兰-江苏废弃物处置利用技术交流与产业对接会在南京举行。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王燕枫、荷兰驻沪总领事郭媚媱MarjoCrompveots出席活动并致辞,厅相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交流对...
2025-05-28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与丹麦驻沪总领馆举办绿色低碳工作座谈会
4月23日,丹麦驻沪总领事魏鸣珂先生率企业代表团访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双方围绕绿色低碳主题进行工作座谈,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出席座谈会并致辞,副厅长英剑波主持会议,省厅相关业务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2025-05-28
大美太湖|治太“新图景”,展卷!
无锡市委市政府连续第十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新春第一会”主题,聚焦太湖治理标志性工程,勇担治太主力军重大使命。去年,太湖水质本世纪以来首次实现年度Ⅲ类、全年达到“良好”湖泊标准。如何给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
2025-03-17